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是企業稅收的三大巨頭。對此,不少老板和財務人員絞盡腦汁,從這三個方面入手,為企業小幅減輕稅負。
1、納稅人身份選擇規劃
如果購買價和銷售價均含稅,小規模納稅人比一般納稅人少繳稅。也就是說,在收購價比較低的情況下,小規模納稅人企業比一般納稅人要好,企業的收入更多。
一般納稅人購買貨物、勞務、服務、無形資產、房地產等繳納或者承擔的增值稅,可以作為當期進項稅額按規定抵扣;
小規模納稅人的稅負比一般納稅人重,但如果你是高新技術企業,附加值比較高,選擇一般納稅人更劃算。
2、 利用增值稅優惠政策
1. 農業稅收優惠政策:農業生產者銷售的自產農產品免征增值稅;部分農業生產資料免征增值稅;農民專業合作社稅收優惠政策。
2. 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增值稅稅收優惠政策:以廢舊輪胎為生產原料生產的再生水、翻新輪胎、膠粉等自產產品的銷售,免征增值稅。
3. 促進殘疾人就業的增值稅優惠政策:殘疾人提供的加工、修理、修理服務免征增值稅;對安置殘疾人的單位,符合一定條件的,由稅務機關按單位實際安置殘疾人的數量,按限額退還增值稅。
4. 醫療機構增值稅優惠政策:非營利性醫療機構自產自用制劑免征增值稅。
5.地方稅收優惠政策:為了發展區域經濟,國家和地方出臺了一系列區域稅收優惠政策,大部分經濟開發區都出臺了財政扶持政策!

企業所得稅的合理節稅:
1.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國家對高新技術企業的優惠政策如下: 研發費用可按175%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減輕稅負。申請成為“高新技術企業”,可以在利潤的15%的基礎上,少繳納10%的企業所得稅。(其他公司需繳納25%的企業所得稅)
2.利用區域稅收優惠政策
這也是適當征稅的主要建議,因為高新技術企業的適用范圍相對較窄。為了發展地方經濟,中國的一些地方政府制定了很多扶持政策,即稅收洼地。比如,因為影視公司的云集,他們非常受歡迎?;魻柟故菂^域性稅收蕭條。在這里,使用了具有適當稅收合作的稅收抑制政策。
案例:2018年安徽某科技公司營業額500萬,利潤300萬,它希望減輕企業稅收負擔。經過一系列稅收籌劃操作,增值稅:500萬÷1.03×3%≈14.5600萬;附加稅:145631.07×10%≈1.4500萬;企業所得稅:0;個人所得稅:500萬÷1.03×2.2%≈10.6800萬;總稅:26.6900萬;綜合稅負:5.3%!
企業個人所得稅的合理節稅:
1. 根據優惠政策合理節稅:當稅率難以改變時,我們可以改變應納稅所得額。比如大家可以和公司達成協議,工資和薪金的一部分會以福利的形式發放,而不是以現金的形式發放,所以不會被視為收入,會有沒有稅。單位可以增加免費交通、免費餐等福利項目,這樣不給員工加薪也可以減輕員工的稅負,變相增加員工收入。
2. 適當提高五險一金繳納標準,或增加其他可在工資稅前扣除的免稅項目。以公積金為例,每月增加住房公積金后,不影響實際收入(提供公積金可以取出),進而有更明顯的節稅效果。
3. 企業高薪管理個人稅務籌劃:陸先生是快消行業的銷售總監。公司很重視他,給他一百萬年薪,但手頭的薪水讓他覺得自己在浪費工作,45%的個人所得稅讓他無法實現財務自由。稅務專家幫助盧先生謀劃,采用服務模式轉型的方式,將稅負降低到3%以下。直接降低了42%的稅率。之前他不得不支付數十萬的費用,如今他只需要支付一萬多塊錢,節省下來的開支讓他得以更換父母的新家。
【稅務籌劃平臺】節稅推薦:我們與全國多個地區合作,通過我們注冊入駐稅收優惠地區,可享受增值稅、企業所得稅30%-70%的財政獎勵。高管、分紅等個稅獎勵比例可達80%,納稅大戶可“一事一議”。,另外可以注冊個人獨資(核定后個稅稅率0.5%-1.95%),核定征收后綜合稅負(增值稅+附加+個人所得稅)低至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