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籌劃又稱合法節稅,表示在尊重稅法、依法納稅的前提下,納稅人采取適當措施對納稅義務的規避,減少稅務上的支出。合理的節稅不是逃稅,是正常的合法活動;合理的節稅不僅僅是財務部門的事情,還需要市場、業務等部門的配合,從簽約、付款等方面入手。
節稅是企業在遵守稅法和法律的前提下納稅,在深入研究法律的基礎上,對現有稅法規定的不同稅率、不同納稅方式的靈活利用,讓企業創造更多利潤合法留歸企業。那么我們來看看稅收籌劃的原則和一些基本的方法。
三個基本原則
1、合法性原則
節稅屬于合法,是企業應有的經濟權利。 合法規避稅收與偷稅和欺詐利用稅法有質的區別。
2、事前籌劃原則
事前籌劃的原則是指納稅人的籌劃行為是在具體業務發生之前進行的,所以這些活動或行為是超前行為,需要超前意識才能承載出去 。如果某項業務已經發生,相應的納稅結果也會產生,稅收的籌劃也失去作用。
3、全局性原則
國家在制定稅法時還制定有很多稅收優惠政策,并享受這些稅收優惠政策,可能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不管是成本大,還是享受的優惠政策大,我們都要做一個比較,不能顧此失彼。

稅籌的常見方法
1、使用稅收優惠政策開展稅務籌劃
為了鼓勵企業的某些與國家和政府相關的行為部門,稅種設計中會為企業設置一些優惠條款,企業應盡可能使用這些優惠來減少應繳稅款。選擇當地的優惠政策,滿足一定條件,達到減稅的目的。同時,您也可以觀察您所從事的相關行業的財稅政策,并申請相關的資質進行節稅。
2、合理利用企業組織形式開展稅務籌劃
適用于經濟實力不強的公司,利用子公司和分公司進行財稅的分流,節省成本,子公司具備獨立法人資格,可以承擔民事法律責任和義務的實體;而分公司不具備獨立的法人資格,總公司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和義務。
3、利用存貨計價進行稅務籌劃
選擇不同的庫存發出計價方法。顧名思義,就是將貨物進行分流銷售。將之前先進的然后先出售,后面的留下都是最新的產品。這種貨物分流方式的目的是為了減輕資金的壓力,減少庫存貨量的積累。
4、使用費用扣除標準進行稅務籌劃
費用列支是應納稅所得額的傳遞因素。在稅法允許的范圍內,盡量列支當期費用,減少應繳納的所得稅。
籌劃自己的納稅行為是企業經營者的權利,合理的稅務籌劃對企業非常有利,但必須記住,稅務籌劃方法有成千上萬條,合法是第一條。
【稅務籌劃平臺】節稅推薦:我們與全國多個地區合作,通過我們注冊入駐稅收優惠地區,可享受增值稅、企業所得稅30%-70%的財政獎勵。高管、分紅等個稅獎勵比例可達80%,納稅大戶可“一事一議”。,另外可以注冊個人獨資(核定后個稅稅率0.5%-1.95%),核定征收后綜合稅負(增值稅+附加+個人所得稅)低至2.56%。